建设通江达海大通道 贡献赣鄱水运新力量

2019-5-8 08: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0| 评论: 0|来自: 中国交通新闻网

摘要: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 建设中的赣江新干航电枢纽。 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 建设中的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 随着新干航电枢纽船闸通航,龙头山航电枢纽船闸建成,井冈山航电枢纽船闸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80%,赣 ...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
                                        
                                                                                
建设中的赣江新干航电枢纽。
              
                                          
                                                                                    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
                                                                        建设中的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

随着新干航电枢纽船闸通航,龙头山航电枢纽船闸建成,井冈山航电枢纽船闸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80%,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规划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19年赣江、2020年信江实现三级通航有了坚实基础,江西水运距离形成干支畅达、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络又近了一大步。

随着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营,南昌港又新增4个2000吨级泊位,龙头岗综合码头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赣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码头。

随着江西省重点工程——九江港彭泽港区红光作业区综合枢纽码头一期工程(简称红光一期)加快建设,九江建设江海直达区域航运中心和长江中下游重要节点城市得到有力支撑,将更加有效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

……

这些都是江西水运建设攻坚决胜阶段取得的重要成果。“十三五”以来,江西港航部门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通江达海水路交通大通道、振兴“千年赣鄱黄金水道”的战略部署,以服务人民、服务大局、服务基层,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水运为目标,积极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他们以“两江两港”建设为中心,推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运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为建设新时代交通强国江西篇章贡献了水运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提供了坚强的水运保障。

凝心聚力基础设施建设蹄疾步稳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掀起高潮并取得重大进展,是“十三五”期间江西水运加快补短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显著特征。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局长于钦民介绍,“十三五”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水运建设,分别组织召开了全省水运项目建设推进会和全省加快水运建设工作会,高位推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制定补齐水运短板时间表和路线图,将赣江实现三级通航目标,由2020年提前至2019年;将信江实现三级通航目标,由2022年提前至2020年。同时,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水运建设的实施意见》,在财税、金融、土地、建设环境、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明确项目建设及运营主体,做大做强做优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西港投),为加快江西水运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氛围也愈发浓厚。2017年9月27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与长江航务管理局、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2+1”座谈会,共商共建长江江西段黄金水道,推动江西水运加快发展。与此同时,赣、鄂、湘水运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加强协商、凝聚合力,使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运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推动下,全省水运投资快速增长,过去3年共完成总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270%。‘十三五’时期是江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坚决胜期,预计全省水运投资将突破250亿元,水运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于钦民表示。

在资金的有力支撑下,江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蹄疾步稳,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规划项目全面开建。其中,新干航电枢纽已实现船闸通航,预计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井冈山航电枢纽船闸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80%;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双港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加快建设;红光一期工程陆域基本形成。

江西港航还加快推进港口规划、码头建设、集疏运体系建设,确保航道与港口码头、集疏运体系同步推进、同步建成,使航运能力更具系统性。目前,南昌龙头岗码头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营,九江港赣电集团泓达物流公用码头等12个地方码头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九江港彭泽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等两条铁路专用线和九江港彭泽港区彭郎矶作业区疏港公路等9条疏港公路已开工建设,南昌、九江港口物流园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江西港航还瞄准港口资源整合,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江西正在加快推进“一省一港一主体”工作,做大做强江西港投,通过整合全省港口资源,实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目前,江西港航已完成九江港、南昌港一体化发展方案并上报省政府;南昌、吉安、赣州、鹰潭、上饶、宜春6个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编制(修编)也已完成送审稿报批。

此外,经省交通运输厅批准,江西港投还优化整合南昌和九江的港口物流优质资源,成立江西省港口物流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对全省港口进行积极布局,努力促进一体化经营;并对港口、物流、货物贸易产业链进行纵向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发挥出“纵横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辛勤的付出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十三五”以来,江西水运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行业管理不断完善,水运经营环境不断优化。据统计,2018年,江西省完成水路货运量达1.15万吨、货物周转量达238.1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达2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2.24万标箱,与“十二五”末相比实现了较大增长。

按照江西省“十三五”水运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等级航道将达993公里,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公用码头将同步建成,预计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841万吨和85万标箱;九江港、南昌港将分别建成超亿吨大港和亿吨大港;赣江中上游及信江沿线将形成初具规模的港口体系。届时,江西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将达1.7亿吨以上,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127万标箱,江西将基本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为江西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运保障。

深化改革推动水运事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江西港航深化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水运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水运行业治理能力,努力开创交通强国江西坐标新局面。

通过重点领域深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是江西港航发展的一大亮点。他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整合。据统计,自“放管服”改革以来,江西港航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4项,取消收费事项6项;目前,省级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7项,精简比例达83%,且承诺审批时限均缩短30%以上。同时,江西港航还对行政权力清单进行清理、核定和分类,编入《江西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编制《江西省港航管理局本级行政审批办事指南》,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编制印发《江西省港航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45类海事行政处罚文书式样和44类航道行政处罚文书式样,进一步规范了海事、航道行政处罚行为。

规范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江西港航的又一工作亮点。他们积极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港航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改革、“证照分离”改革、电子证照系统建设等,“跑”出了便民服务加速度。

同时,江西港航还开展了全省水路运输及辅助业核查、内河航运市场秩序专项治理、危险品船运输企业经营资质检查及非客船违法载客检查等专项安全检查,以及港口经营资质核查及港口建设项目超期试运行整治、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治理专项行动等工作,最大限度释放水运市场活力,清理妨碍水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不断优化水运发展环境。

水运的转型升级让港航服务保障能力更加突出。截至目前,江西省共拥有2087艘营运船舶、223万载重吨,船舶平均载重吨位增至1068吨,船舶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趋势明显,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柘林湖库区标准化节能型游船21艘,传统水上客运向高品质旅游客运转型步伐加快;开展水上旅客运输实名制,推进鄱阳湖区、枢纽库区等主要景点旅游码头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水上旅游客运发展势头良好;采取一系列保通航措施,疏导春运及枯水期间水上交通,避免堵航事件发生;洪水期增加巡航密度,及时调标改槽,有效保障赣江、鄱阳湖干线航道等重点水域安全畅通,通航保证率达95%。

绿色发展绘就生态新蓝图

在赣江新干航电枢纽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电缆沟盖板的预制,一批批精美成品整齐地堆放着。

随着绿色生态航道建设不断推进,新干航电枢纽建设现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带。工程开工以来,项目办积极履行保护赣江母亲河的社会责任,全面深化“绿色、科技、环保”建设理念,倾力打造环保、水保施工“绿色名片”。为有效保护赣江鱼类资源,维持生态平衡,还鱼虾一片畅游无阻的水域,项目部建设了全国首个航电枢纽仿自然生态鱼道。该鱼道全长1042米,由混凝土结构段与方便鱼类产卵繁殖的仿河床生态段组成,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同时,还设计了人工渔业增殖站,竭力保护赣江鱼类资源。

将绿色理念贯穿建设全程的工程还有很多。在红光一期施工现场,大到绿化、环境卫生、除尘、污水收集处理,小到驻地建设,项目办都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方案,让每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办对裸露边坡采取临时绿化或支挡措施,表土、水塘淤泥集中堆放用于绿化施工,弃土、桩基泥浆、港池和岸坡土方实行专项处置,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信江航电枢纽建设同样遵循“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自然而然”的理念。建设之初,项目办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施工期环境监测;施工过程中,针对生态敏感区域、施工范围内敏感地带,项目办开展了噪声、废水、废气排放等施工环保指标监测。一系列举措,让枢纽建筑融入自然,实现工程建筑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

……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江西港航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不止于此。“十三五”以来,他们还高定位、高标准建设长江“最美岸线”,扎实推进港口、船舶防污染工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应用,为绿色水运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决打好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战。江西港航编制出台了《江西省内河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建设方案》《江西省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试行)》等,紧抓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深入开展了“清河行动”、船舶港口防污染整治、船舶修造企业排污监管整治、防治船舶港口污染综合整治督查等活动。据介绍,江西内河船舶标准化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560艘、拆解老旧船舶98艘。

岸线的恢复和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江西港航严格落实港口岸线申报程序规定,细化申请、评估、批复和勘界四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实行岸线资源动态管控。他们还大力整治非法码头,并以非法码头专项整治为契机,推进已拆除非法码头岸线的复绿工作,让长江岸线绿意盎然。目前,九江已拆除长江江西段沿江非法码头76个并复绿到位,完善手续30个;南昌已拆除非法码头泊位7个,正在完善手续的码头泊位11个,全省码头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应用绿色能源是航运发展大势所趋。为此,江西港航一方面加快推动老旧码头岸电技术改造、新建码头使用岸电;另一方面,积极推广节能型、清洁能源型运输装备,引导企业建造新型环保低碳节能的电动船、LNG船舶等新型船舶,并着力培育LNG上下游市场。截至目前,江西港航已建成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岸电项目,编制完成《江西省LNG水上加注站布局规划》并通过省厅审查,运输企业LNG船舶试点示范工作有序推进。

精益求精建造水运品质工程

在九江港彭泽港区红光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项目的重要部位、重要工艺、施工区域主要出入口等,都实现了高清监控。通过镜头及监控平台,可对现场的部分细节进行缩放检视,录制现场监视情况,并可随时检索回放。

这是红光一期工程通过设备、技术等创新,提升工程质量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为消除质量事故隐患,杜绝质量通病,项目办积极推行班组首件合格制:新进场班组需进行首件工程试生产,严格每道工序的检查验收,3次验收不合格则清退班组。通过对首件工程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及时预防后续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有效指导后续批量生产。

江西港航人精益求精的品质体现在水运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十三五”期间,江西港航通过强化监管,积极引领,着力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使“品质工程”成为了江西水运工程的代名词。

在项目管理中,江西港航建成并投用江西省水运工程电子招标系统,实现水运工程施工网上招标;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考核结果与企业信用评价挂钩,纳入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精品意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全面推进重点项目施工标准化,不断完善市场监督机制,确保水运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

在工程建设中,江西港航还建立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点推进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努力消除质量事故隐患,杜绝质量通病。

以江西省和交通运输部“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为例,项目开工伊始,项目办就积极推广“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结果倒逼”的工作机制,细化、完善、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同时,项目办引进了桩基第三方检测、项目通航安全评估及维护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通病。井冈山航电枢纽项目通过采取温控措施,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夏季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我们在料仓搭设了顶棚遮阳,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的温度,并采用制冰设备加冰拌制混凝土,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井冈山航电枢纽项目办主任徐艳亮介绍,通过在仓面上布设雾炮机调节制造小环境,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根据混凝土内外届温度监测数据变化,项目办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打造水运精品工程,科技支撑必不可少。据介绍,井冈山航电枢纽建设工程、红光一期分别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立智慧管理平台,运用BIM技术建模指导施工,并采用无人机巡查施工现场作业情况。此外,管理人员自主研发了手机App,可实现质量安全问题“随手拍”,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质量安全管控能力。

                                                                                                                                                                   责编: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