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帮城市做思考和决策 杭州用“城市大脑”治理交通难题

2017-11-17 10: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58| 评论: 0

摘要: 一年前,“城市大脑”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杭州作为全国首家运用“城市大脑”缓解交通拥堵的城市而备受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大脑”?杭州运用“城市大脑”一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城市大脑”又能为城 ...

一年前,“城市大脑”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杭州作为全国首家运用“城市大脑”缓解交通拥堵的城市而备受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大脑”?杭州运用“城市大脑”一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城市大脑”又能为城市交通治理带来什么?


“城市大脑”是什么? 它是如何运转的?


每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为多长时间通行效率最高?哪些路口应该禁止左转?……为解决城市交通治理中的各种难题,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城市大脑”应运而生。“城市大脑”其实是城市数据大脑的简称,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平台,可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运用中,“城市大脑”以大量数据为基础,数以百亿计的城市交通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数据被集中输入共享数据平台,成为“城市大脑”智慧的起源。有了丰富的数据后,“城市大脑”便可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城市中构建算法模型,计算出更“聪明”的解决方案。从本质上来讲,“城市大脑”就是通过摄像头来采集信息,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汇集到后台进行交换与处理,由人工智能系统做出算法决策,然后再传回到设备上执行。


640.webp (1)

“城市大脑”以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摄像头采集信息


运用“城市大脑”,杭州在城市交通治理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杭州市政府在2016年开始实施“城市大脑”项目,主要用于解决杭州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目标是让数据帮助城市做思考和决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够自我调节、良性互动的城市。那么,一年之后,杭州实施的“城市大脑”项目取得哪些成效呢?


❖ “城市大脑”已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道路通行效率提升。


目前,“城市大脑”已覆盖杭州主城区莫干山路区域等路面主干道,及南北城区的中河-上塘高架等快速路,同时服务萧山城区,为杭州市逾900万常住人口的快速出行提供实时分析和智能调配。


“城市大脑”首先实现的是通过各类数据感知交通态势进而优化信号灯配时。目前,杭州已有128个信号灯路口由“城市大脑”掌管。在杭州主城区,“城市大脑”已经接管24个红绿灯,进行实时智能调控。其中,试点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平均通行时间缩短15.3%,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萧山区,104个路口信号灯配时无人调控,车辆通行速度提升15%,平均节省时间3分钟。这几分钟对于道路出行个体而言感受或许并不明显,但对于整个城市交通运作具有正向的蝴蝶效应。


640.webp (2)

“城市大脑”在萧山区的区域试点范围已达5平方公里


此外,杭州交警正在建设“城市大脑”交通信号配时中心,从而实现对信号灯的集中统一调控。“城市大脑”交通信号配时中心作为“城市大脑”最灵敏的双手,可在接收堵点报警后,通过信号灯实时配时优化来实现“消红变绿”。


❖ “城市大脑”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缩短一半。


运用“城市大脑”,萧山区创新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事件报警、信号控制与交通勤务快速联动,提升了应急事件处理效率。一旦急救点接到电话,“城市大脑”就会实时计算,自动调配沿线信号灯配时,为救护车定制一路绿灯的生命线。


据测算,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已缩短一半,平均节省7分钟。以10月9日救护车的一次出车为例:在杭州萧山区市心南路附近待命的120急救车驾驶人倪师傅,接到7公里以外的求救电话。他沿着市心路一路往北开,共经过21个红绿灯路口,几乎一路绿灯到达求助点。据萧山公安指挥中心的终端大屏显示,这一路上的21个路口,倪师傅总共节省854秒,大约14分钟。


事实上,120急救车驾驶人倪师傅接到求助电话时,已收到警情的“城市大脑”系统也同步开始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进行了一系列精密的计算:基于沿路布控的交通摄像头,系统把拍摄到的视频自动转化为数值,采集最近两三个路口车辆排队长短情况,计算出多久可以将它们排空;并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自动调节交通信号灯,保证倪师傅在经过该路口时,信号灯是绿灯,且前方没有排队的车辆。


640.webp (3)

“城市大脑”为救护车规划的最优路径


❖ “城市大脑”通过融合数据,实现自动报警,准确率达92%。


“城市大脑”融合高德、交警微波数据和视频数据去感知交通事件,包括拥堵、违停、事故等,并触发机制进行智能处理。据统计,杭州交警运用“城市大脑”以来,实现交通堵点报警2.46万余次,信号灯报警并调整配时方案8653次,球机视频监控自动发现事件1.92万起,从事件发生到民警到达现场的时间平均减少2.2分钟。在杭州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数达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大大提高了执法指向性。此外,杭州交警还建立了一支交警机动队,对报警事件进行快速处置,提升执法效率。


未来,“城市大脑”还能为城市交通治理做什么?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孔万锋曾用 “风起云涌”四个字,概括一年来“城市大脑”给杭州交通带来的影响。对试点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平均通行时间缩短15.3%这个结果,孔万锋认为,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20%。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城市大脑”目前仅仅管控了22公里和23个信号灯区间,如果在2000多亩(约1.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放大,相信它能做得更好。


目前杭州市所有的视频监控、卡口、信号灯等设施都已完善,在这个基础上,未来几个月,杭州主城区“城市大脑”的工作将进一步深化。具体将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分析掌握整个城市交通流的时变、周变、月变等时间规律和发生、汇聚、消散等空间规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找出交通的特点,提前预知信号配时方案;二是掌握城市交通规律和关联影响,包括对非交通因素影响交通事件的关注。主要有拥堵指数、延误指数、快速路均速、主干道均速、安全风险等级、堵点乱点、社会舆情等12项指标;三是希望城市大脑不仅能够治堵,还能做到交通安全评价及交通事故预防,对事故强度、事故密度、事故发生率等做全面深入分析,以此为事故之外的治理和预防提供参考意见。


结语:杭州交警积极运用“城市大脑”服务现代城市交通治理工作,从目前治理交通拥堵取得的明显成效,到下一步重点开展预防交通事故等工作,杭州交警坚持向数据要人力,向数据要服务能力,强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